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解读

Normal 0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EN-US ZH-CN X-NONE

编者按:20161024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全会发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最强音,在我校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连日来,我校认真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迅速掀起了学习全会精神的热潮。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的重要政治任务。为帮助广大师生更好地学习领会全会精神,我们特邀了我校威尼斯9499登录入口和政府管理学院有关专家,围绕全会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举措,作概要阐释,供读者学习参考。

 

赵成根:从现代国家治理角度看从严治党

在刚刚过去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上,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讨论了关于从严治党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做出了有关党内政治生活和党内监督的关键性论述。记者采访了政府管理学院教授赵成根,请他对六中全会的解读。

强调领导核心 助力深化改革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按照实现中国伟大崛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推动四个全面总体布局的有序展开。六中全会专门就从严治党这一战略议题,在重拳反腐和制度反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两个重要的党内法律性文件,提出了一系列制度创设和新的战略构想。总体上看,这是对十八大以来从严治党战略布局的深化和延伸,对我国执政党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赵成根强调:“十八届六中全会在中共发展史和中国现代化历程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这次的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代表了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机关的领导体制、决策体制和权力配置格局的变化。强调习近平总书记的高度集中统一的领导权威,构造一个强有力的、集中统一的、一元化领导的中共中央的最高领导集体,是本届六中全会最重要的、灵魂性的内容。”

赵成根引用学理进一步阐释了其中的道理。从人类文明发展史来看,任何一个大规模组织要想获得有效的治理,必须有一个高度集中统一的、一元化的、强有力的领导中心。一个国家政策出台之前要采纳方方面面的民主意见,但最后决断的时候必须要有一个高度集中统一的权威,能够超越分歧快速有力地决策和行动。

中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期,任何改革都不可避免地触及到盘踞在现有格局上的既得利益集团。没有强大的领导中心和力量,就不可能冲破强大的阻碍,这样我们国家无论内部的推动深化改革,还是外部的实现文明伟大复兴,都无从谈起。提出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领导集体,是这次六中全会最大的亮点,“大国治理必先铸重器。大国崛起呼唤政治领袖,需要政治领袖。以政治领袖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强大的中央权威,令行禁止、纪律严明的组织体系,是实现我国改革发展战略目标最重要的政治制度保证。当然,强调领导核心,绝不意味着否定集体领导的重要性,绝不意味着否定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这是一个辩证统一的关系。”

发扬人民民主 构建长效机制

问及十八大以来在从严治党上取得的主要成就,赵成根明确提出是重拳反腐。以前的观点认为反腐重在治本,重在制度建设。“实际上,反腐既要治本,也要治标。”十八大后新的领导集体对党政领导干部的腐败现象强力肃清,真抓实干,出台“八项规定”,着力解决“干部四风”这样的党政系统的痼疾。“不说空话、真抓实干是这一届政府的特色。”这样的反腐力度真正地赢得了党心、民心,赢得了党内领导干部的拥戴和支持,同时也形成了新的中央领导集体高度的权威。

十八届六中全会强调从严治党。在赵成根看来,一方面要强化领袖权威,建立高度集中统一的一元化国家领导体系;另一方面还必须充分发挥党内民主,在重大问题决策上充分引用各方力量,充分沟通协商。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是国家政权的核心组成部分,党内民主必须和人民民主有机结合起来。在党运用公共权力,实现公共治理的过程中,必须开放渠道,让社会各阶层的百姓和有组织的社会群体通过合法渠道来参与党和国家的治理过程。只有通过广泛的社会参与,充分地汇集民意,才能做出符合社会发展方向、契合时代脉络的决策。

谈到党内监督,赵成根认为,如何充分地去挖掘广大人民群众中的智慧和力量,对党内监督和国家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党内民主具有局限性,领导和下属之间往往会构成一个权力和利益共同体,让他们之间相互监督,往往难以落到实处。从现代公共治理的角度来看,真正的监督产生于相互冲突的利益中。制度当然是非常重要的,扎好制度的笼子,让领导干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固然重要,要让制度真正地落到实处,不仅需要高层领导真抓实干,也需要动员跟领导集体、领导班子甚至跟某位领导人利益相左的社会力量来抗衡和制约。没有广泛的、多元的社会力量的参与和监督,党内监督从长远来看是有局限的。在赵成根看来,一方面要坚定不移地树立领袖权威和从严治党,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地发挥党内民主和社会民主,才能形成一种广泛参与和监督的良好社会生态和执政环境,才能真正建立从严治党和党内监督的长效机制。

从严治党 不可偏废

谈及如何看待从严治党,赵成根认为,十八大以来从严治党的各项举措,特别是重拳反腐,发挥了巨大的反贪反腐的纠错作用,使得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焕然一新,但是整个党的治理还是要遵循现代国家治理的科学规律。在整个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长期以来发展出了一整套国家治理理论,积累了大量国家治理实践经验。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这些文明发展成果,遵循现代国家治理规律,真正把重拳反腐、从严治党和党内监督纳入到全面深化改革、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格局之中,努力在全党形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要使我们的国家既能够通过强有力的领导中心和令行禁止的党政领导体系组织起来,贯彻国家意志,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同时也能让党政系统、社会组织以及广大干部都充满动力、心情舒畅地努力工作,才能让社会各项事业有效开展。既要让各级领导干部和普通公务员“不敢腐、不能腐和不想腐”,也要通过有效的管理制度作用的发挥,让他们“愿意在党政系统工作,在党政系统充满动力地工作”,如何把国家利益的实现,与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和普通公务员的个人合法利益的充分实现有机结合起来,是必须认真面对、着力解决的大问题。既要扎好笼子,设好雷区,划定红线,同时也要为广大干部保留相对宽广的自主决策和自主行动的空间,这样才能保障国家既有统一的意志和步调,也有旺盛的改革发展和推动现代化建设的不竭动力。“我们必须全面地看待这次历史性的重要会议,系统地看待从严治党,决不可偏废。”赵成根最后强调。

(校报记者 聂宁)

 

程美东:新形势视角下的十八届六中全会

1024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制订通过的两个重要文件《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切关注。本报记者就会议的内容以及通过的两个重要文件采访了威尼斯9499登录入口教授程美东。

重提党的领导核心

在程美东看来,十八届六中全会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明确提出了习近平同志为党中央的核心。党的核心地位的提出是我们党对党的历史经验的一个科学的总结。为了便于理解党的领导核心的意义,程美东首先回顾了党的领导核心提出的历史。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一直到遵义会议之前,我们党内虽然有主要的领导人,但是缺乏一个非常成熟的领导核心。遵义会议为毛泽东成为党的领导核心打下了一个组织上的基础。经过延安整风运动、抗日战争,毛泽东的高超的政治艺术、独特的眼界和理论水平以及优越的领导才能得到了党内同志的公认。所以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被确定为党的核心。

毛泽东的核心地位一直持续到了1976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邓小平成为党的领导核心,虽然当时党内的文献并没有提到这一点,但是实际的工作生活中邓小平起到了核心的作用。1989年十三届五中全会之后我们党内重提了党的领导核心问题。领导核心的问题在当时十分重要,因为改革开放之后承前启后的任务非常关键,当时面对的国内外形势也比较严峻。

程美东指出,六中全会提出确定党的领导核心是充分汲取了党在这方面的历史经验。从十三届五中全会到十八届六中全会20多年过去了,我们的国内形势发生了变化,但是有一点是公认的,无论是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遇到一些重要的爬坡过坎的事情,最高领导层起着重大的作用。党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要不要核心,什么时候提核心,提谁为核心是根据党的实际需要提出来的,也是根据党在不同时期的具体要求提出来的。什么时候我们党遇到了更大的困难和更艰巨的任务的时候,什么时候更强调领导核心。这是对我们党历史经验的一个重要的总结。

领导核心的提出也是十八大以来实践提出的要求,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了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的战略部署,这种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解决了很多问题。甚至我们改革中间遇到的一些过去认为是难题的问题,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这告诉我们,要把这种自上而下的设计持续地推动下去,必须要有领导核心。

现在提出习近平同志为党的领导核心也是对习近平担任总书记以来所展现的政治素质、政治能力、政治抱负的肯定。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表现出的个人的能力、素质、眼界是十分卓越的,得到党内外同志的一致高度评价,所以提出核心地位,也是对习近平总书记这几年来工作的充分肯定。

公布两个重要文件,推动全面从严治党

程美东认为,这次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以下简称《准则》)从基本精神来看不能说是一个全新的文件。早在1980年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上就曾制定过《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26年后党重新完善这个文件,说明党在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方面的问题上的态度是一致的。这次的重新提出《准则》,是因为党内的形势发生了变化。

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也并非一个全新的文件。20031231日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以来,该条例已经实施12年多,对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加强党内监督,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国内形势的变化,2003年的《条例》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所以此次全会修订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

这次的《准则》和《条例》有几个突出的要点以适应党内形势的需要。

一是坚持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开展的重要制度保障。党内的建设要强调中央的统一领导,强调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坚持民主集中的原则,需要坚持集体领导制度。遇到重大的问题,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由集体讨论、按少数服从多数做出决定。而不能独行专断,各自为政。要充分发扬党内民主,按照规定办事,要正确对待、认真考虑不同的意见,听得进去不同的声音。但是在民主的基础上也要坚持集中的原则,民主是党的生命,但是不能借民主之名,来成个人利益之实。

二是防止党内腐败。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之争,是从严治党的重中之重。党的各级组织要担负起反腐倡廉的政治责任,“老虎”、“苍蝇”一起打,坚持党内无禁区,对腐败零容忍。十八大以来,反腐工作取得了巨大的进展,这体现了我们党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的决心,也起到了警示全党的作用。这次的《准则》中最后提到要“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体现了党对于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视。

三是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党的政治纪律最核心的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同中央保持一致,不允许在党内搞自己的小团伙,拉私人关系,培植个人势力。全党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四是党内监督。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对高级干部的要求、约束也是党内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党内监督还存在不少漏洞。比如,监督的系统性、经常性、有效性不够,监督有盲区;监督一把手有效管用的办法措施不多,有的领导干部甚至脱离监督成为监督的“禁区”;对监督发现问题的纠正和整改刚性约束不足,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的机制尚未完全建立等等。这次的《条例》的修订,进一步完善了党内监督制度。

程美东在讲到这一版的《准则》的特点时提到,这个准则一个重要的目的是防止党内腐败,保持党的纯洁性,防止党内涣散。而1980年版的《准则》虽然也强调这一点,但是更多的是鼓励一种敢想敢说敢做的氛围,使我们党能顺应改革开放的大势。今天改革开放已经成为势不可挡的趋势,这个在党内已经形成共识,但是新形势下个别党员安于享乐、理想信念淡薄、追权逐利、利欲熏心,所以这次的《准则》里特别强调政治纪律,反对腐败。这与我们当前面临的形势也有关系。两个文件的出台在我党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体现了我党坚持从严治党的决心。

(校报记者 王瑞)

 

孙代尧:历史带来荣耀,梦想照亮前方

十八届六中全会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的历史节点,在全面深化改革、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为此,记者对威尼斯9499登录入口教授孙代尧进行了专访。

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

作为一个有8800多万名党员、在13亿多人口的大国长期执政的党,党的建设关系重大、牵动全局。“全面从严治党,是这次全会的鲜明主题。”孙代尧从中国共产党建设的逻辑讲到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必要性。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今天最大的事情,就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就要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到什么阶段,党的建设就要推进到什么阶段。孙代尧认为,中国共产党不是一个选举党,也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执政党,而是国家和人民的领导核心。这是中国最大的特色,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着眼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整体设计,对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了部署,全面从严治党,是党中央治国理政方略的渐次展开、深度推进。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课题,也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

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两个文件最鲜明的特点就是继承和创新的有机统一,既深入总结了党在加强自身建设方面的经验和教训,继承了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制度规定、发扬了党的优良传统,又全面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生动实践,对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进行了集纳,并深入分析新形势下党的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直面当前党内政治生活和党内监督存在的突出问题,聚焦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形成了新的制度安排,实现了党内政治生活和党内监督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提供了更加有力的制度保障。

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重点是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关键是高级干部特别是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高级干部特别是中央领导层组成人员必以身作则,模范遵守党章党规,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坚持率先垂范、以上率下,为全党、全社会作出示范。

新的斗争形势下从党内政治生活抓起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全党要时刻准备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孙代尧认为,中国已进入“发展起来”的时期,出现了很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问题;要进行新的伟大斗争,要应对风险、化解矛盾、避免各种“陷阱”,继续赢得“考试”,党就必须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要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就要做到“打铁还需自身硬”,坚持从严治党。“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从严治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党内监督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保证,党的执政地位,决定了党内监督在党和国家各种监督形式中是最基本的、第一位的。

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党内政治生活的大熔炉,让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淬火成钢。十八大以来,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到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内政治生活气象一新。但也要看到,一些地方党内政治生活仍失之于宽、松、软,让大熔炉变成了“冷灶台”。前段时间播出的专题片《永远在路上》中,落马者面对镜头剖析自己信念动摇、纪律松弛的问题,警示我们党内政治生活必须常抓常严,防止政治灰尘和微生物污染、侵蚀党的肌体。

孙代尧引用邓小平的话总结到:“我们还有一个传统,就是有一套健全的党的生活制度。”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建章立制、强化监督。从《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到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巡视工作条例,再到此次的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党内监督条例……近4年来,中央已经出台或修订党内法规50多部,超过现行150多部中央党内法规的1/3。制度“笼子”一再扎紧,必将让党内政治生活更有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

紧密团结一个领导核心

“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人物,伟大的人物引领伟大的时代。”我们这样的大国、大党,要凝聚全党、团结人民、战胜挑战、破浪前进,保证我们党始终成为坚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力量,党中央、全党必须有一个核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新局面,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成就,实现了党和国家事业的继往开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的伟大斗争实践中已经成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

孙代尧说,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面貌焕然一新,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有党中央这个坚强领导核心,有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作为党的领导核心,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这次全会正式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于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牢固树立核心意识,对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领导,更好凝聚力量抓住机遇、战胜挑战,保证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不移维护党中央权威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继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更加扎实地把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校报记者 李泽宇)

《威尼斯9499登录入口校报》20161115日第3